立冬 2024》日期/進補/習俗/禁忌/開運祕訣/養生重點!2024年立冬落在國曆11月7日(農曆10月7日),這一天象徵著冬季的正式開端。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,立冬既是季節的轉換,更與古代文化中的進補、習俗、禁忌等緊密相關。傳統上,立冬標誌著一年辛勞的結束,此時人們往往藉由進補來恢復體力。即使今年預期為「暖冬」,立冬的習俗與進補飲食仍不應忽視,以保持身體的平衡與健康。一起來解鎖24節氣立冬重點!(延伸閱讀:冬至 2024》日期/由來/習俗/意義/身心靈涵義/養生開運祝福)
2024年立冬在哪一天?
立冬是24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,象徵冬季的開始!今年立冬日期是國曆11月7日(農曆十月初七),標誌著寒冷冬季的正式到來。
立冬的意思?
「立」指的是「建始」,「冬」則代表著萬物封藏的終結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指出,立冬象徵秋季的結束、冬季的開始,農作物收割完畢,動物進入冬眠準備。
立冬與冬至的差別?
立冬 冬至傻傻分不清?「立冬」是冬季的開始,而「冬至」則是白天最短、夜晚最長的一天。兩者分別是冬天的起點與轉折點,立冬是過渡,冬至後日照逐漸增加。
24節氣表
季節 | 節氣 | 陽曆日期 | 農曆節氣 | 太陽位於黃經角度 | 月支 |
春 | 立春 | 2月4日或5日 | 正月節 | 315° | 寅月 |
雨水 | 2月19日或20日 | 正月中 | 330° | 寅月 | |
驚蟄 | 3月5日或6日 | 二月節 | 345° | 卯月 | |
春分 | 3月20日或21日 | 二月中 | 0° | 卯月 | |
清明 | 4月4日或5日 | 三月節 | 15° | 辰月 | |
穀雨 | 4月20日或21日 | 三月中 | 30° | 辰月 | |
夏 | 立夏 | 5月5日或6日 | 四月節 | 45° | 巳月 |
小滿 | 5月21日或22日 | 四月中 | 60° | 巳月 | |
芒種 | 6月5或6日 | 五月節 | 75° | 午月 | |
夏至 | 6月21日或22日 | 五月中 | 90° | 午月 | |
小暑 | 7月7日或8日 | 六月節 | 105° | 未月 | |
大暑 | 7月23日或24日 | 六月中 | 120° | 未月 | |
秋 | 立秋 | 8月7日或8日 | 七月節 | 135° | 申月 |
處暑 | 8月23日或24日 | 七月中 | 150° | 申月 | |
白露 | 9月7或8日 | 八月節 | 165° | 酉月 | |
秋分 | 9月23日或24日 | 八月中 | 180° | 酉月 | |
寒露 | 10月8日或9日 | 九月節 | 195° | 戌月 | |
霜降 | 10月23日或24日 | 九月中 | 210° | 戌月 | |
冬 | 立冬 | 11月7日或8日 | 十月節 | 225° | 亥月 |
小雪 | 11月22日或23日 | 十月中 | 240° | 亥月 | |
大雪 | 12月7日或8日 | 十一月節 | 255° | 子月 | |
冬至 | 12月21日或22日 | 十一月中 | 270° | 子月 | |
小寒 | 1月5或6日 | 十二月節 | 285° | 丑月 | |
大寒 | 1月20日或21日 | 十二月中 | 300° | 丑月 |
立冬習俗有哪些?
傳統上,立冬有「進補」的習俗,以補充體力,為冬季儲備能量。台灣人會在這天進補或吃餃子,可以保暖並提升身體抵抗力。
立冬吃什麼?
立冬吃什麼?又該少吃什麼?立冬是冬季的起點,這一天的飲食習俗多以溫補為主。傳統上,這天吃薑母鴨、羊肉爐和麻油雞等溫熱食材是台灣人的首選,這些食物能幫助提升體溫和促進血液循環,強化體質以應對冬季的寒冷。
在中國北方地區,則有立冬吃餃子的習俗,因餃子的形狀如耳朵,象徵吃了能保護耳朵不被凍傷。
此外這邊建議大家可根據自己的體質做進補,如:體內易燥熱的人可選擇白蘿蔔、海帶等清涼食材,達到養陰降火的效果;體質偏虛寒的人則適合吃山藥、茯苓等平補食材,幫助身體調養。
立冬進補避免過補或不當進補,切忌過度,以免適得其反。一般中醫論理上分為「溫補」、「涼補」和「平補」,不同體質的人可採取以下方式:
- 手腳冰冷的人:適合溫補,應多吃麻油雞、羊肉爐、薑母鴨等,幫助促進血液循環。
- 身體容易燥熱的人:適合涼補,如蓮藕、鴨肉湯,滋陰降火。
- 怕冷又怕熱的虛弱體質:平補如山藥排骨湯,溫和補氣血。
- 容易消化不良的人:應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魚湯,避免過重的進補。
Top 12 牛肉、羊肉和素食者甜品湯品推薦
以下是幾款適合立冬養生的推薦食譜,根據中醫養生理念,這些湯品有助於補氣溫中、滋陰潤燥,適合天氣轉涼時進補。同時考量到飲食偏好,特別加入適合不吃牛肉、羊肉和素食者的甜品湯品。
素食與甜品湯推薦
- 百合雪耳湯
功效:潤肺養陰、滋潤肌膚。
百合和雪耳適合燥氣較重的時節,能養肺潤膚,是秋冬滋陰的好選擇。 - 銀耳百合紅棗湯
功效:潤肺養陰,增強免疫。
銀耳和百合的滋潤效果佳,適合冬季乾燥天氣,紅棗提升甜味並具補血功效,是一款溫潤的滋補湯。 - 核桃黑豆湯
功效:溫補腎陽、健腦益智。
核桃和黑豆能補腎養腦,有助於改善冬季手腳冰冷的問題,並富含植物性蛋白,適合素食者。
湯品推薦
- 胡椒豬肚湯
功效:溫中散寒、健胃消食。
胡椒溫中散寒,加上豬肚的豐富膠質,能幫助消化並溫暖胃腸,特別適合天氣寒冷時享用。 - 薏米山藥排骨湯
功效:健脾去濕、潤燥養胃。
薏米具去濕功效,山藥滋陰潤燥,與排骨燉煮特別適合冬季健脾暖胃。 - 白蘿蔔排骨湯
功效:清熱解燥,健脾開胃。
白蘿蔔具有清熱化痰效果,和排骨一起燉煮,滋味清甜,有助於消化和清腸。 - 人參雞湯
功效:補氣提神、增強免疫力。
人參具有補氣作用,與雞肉搭配能提高免疫力,適合冬季容易感冒的人。 - 栗子燉雞湯
功效:養胃健脾,溫補腎氣。
栗子富含維生素,和雞肉一起燉煮,具有暖胃效果,是冬季補身佳品。 - 蓮藕鱸魚湯
功效:補腎固精、養血補氣。
蓮藕和鱸魚清甜滋養,適合立冬後的補血養腎,湯頭柔和適合全家食用。
牛肉與羊肉相關湯品
- 當歸/紅燒羊肉湯
功效:溫補陽氣、補血活血。
適合寒性體質,羊肉加入當歸、枸杞、紅棗燉煮,或以紅燒方式搭配生薑,湯頭暖身而滋補,是冬季經典。 - 牛尾枸杞湯
功效:補腎壯腰,益氣健脾。
牛尾膠質豐富,搭配枸杞燉煮,有助於增強體力和改善疲勞感,適合需要補充體力的朋友。 - 黃耆當歸燉牛肉
功效:補血養氣,增強體力。
黃耆和當歸與牛肉一起燉煮,不僅溫暖全身,也提高免疫力,適合體虛怕冷者。
立冬禁忌為何?
立冬標誌著寒冷天氣的來臨,應特別注意養生與生活習慣。避免劇烈運動以防心血管疾病,過度進補則需謹慎調整,依體質選擇適合的食物。傳統諺語「立冬一日,水冷三分」提醒天氣驟冷,因此早晚外出要增添衣物,避免洗熱水澡過久或過早外出。立冬這天,應早睡早起,適當外出親近大自然,有助於身心健康,也有利於迎來好的運勢,順利度過冬天。
立冬開運祕訣?
在立冬這一天,可以透過調整家居和穿搭來提升運勢。穿上暖色系、尤其是紅色的衣物,有助於帶來溫暖與好運的能量。此外,打掃家居、整理衣櫃、擺放暖色系裝飾、燈飾或綠色植物,不僅能淨化空間,也能改善家中的風水,提升財運和整體運勢。立冬作為節氣轉換的節點,是整理生活、開啟新氣運的好時機!
立冬養生重點?
立冬身體狀況的養生重點在於保暖、防寒。應該多食溫補食物,如薑茶、紅棗湯等,保護脾胃,促進血液循環,保持身體溫暖。同時注意休息,早睡晚起,減少寒冷對身體的損害。
開始泡溫泉吧!
隨著立冬的到來,氣溫逐漸轉涼,這正是開始泡溫泉的最佳時機。溫泉不僅能夠驅寒暖身,還有助於舒緩肌肉疲勞、促進血液循環,並且對皮膚有保養效果。溫泉中的天然礦物質成分能夠改善身體的代謝機能,尤其在寒冷的冬季裡,泡溫泉更是調理身心的好方法。
台灣溫泉超多!各地都有不同效果的溫泉,例如:硫磺泉、美人湯還是碳酸泉,都有不同的療癒效果。加上台灣溫泉泡湯方式多樣化,有泡湯住宿、溫泉飯店、溫泉湯屋、溫泉休息等多種選擇,想要短暫放鬆,或是規劃一次全方位的溫泉之旅,都能滿足不同需求。
台灣溫泉好湯區域
地區 | 城市 | 地點 | 泉質 | 解鎖台灣溫泉圖鑑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北部地區 | 台北市 | 新北投 | 白磺泉、青磺泉、硫磺泉、鐵磺泉 | 人氣溫泉圖鑑 |
紗帽山 | 白磺泉、青磺泉、硫磺泉 | 台灣溫泉旅行 | ||
陽明山 | 白磺泉、青磺泉、硫磺泉 | 台灣溫泉飯店 | ||
新北市 | 烏來 | 碳酸氫鈉泉 | 台灣必BUY湯券 | |
金山萬里 | 碳酸氫鈉泉、硫磺泉、鐵磺泉、海底溫泉、硫酸鹽氯化溫泉 | |||
宜蘭縣 | 礁溪 | 碳酸氫鈉泉 | ||
新竹縣 | 內灣尖石 | 碳酸氫鈉泉、鹼性碳酸泉 | ||
中部地區 | 苗栗縣 | 泰安 | 碳酸氫鈉泉、鹼性碳酸泉 | |
台中市 | 谷關 | 碳酸氫鈉泉、鹼性碳酸泉 | ||
大坑 | 碳酸氫鈉泉 | |||
烏日 | 碳酸氫鈉泉 | |||
南投縣 | 北港溪 | 碳酸氫鈉泉、鹼性碳酸泉 | ||
東埔 | 碳酸氫鈉泉、鹼性碳酸泉 | |||
南部地區 | 台南市 | 關子嶺 | 泥漿溫泉、鹼性碳酸泉 | |
高雄市 | 寶來不老 | 碳酸氫鈉泉、白磺泉 | ||
屏東縣 | 四重溪 | 碳酸氫鈉泉 | ||
東部地區 | 花蓮縣 | 安通 | 硫酸鹽氯化溫泉、鹼性碳酸泉 | |
瑞穗 | 碳酸氫鈉泉、碳酸鹽泉 | |||
台東縣 | 知本 | 鹼性碳酸泉 |
建議大家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,在立冬這一天或之後,透過溫泉療法來溫暖身心,為即將來臨的寒冬做好準備,並享受健康又放鬆的生活方式。
台灣溫泉住宿、泡湯推薦文章
結語
立冬是冬季的重要節氣,提醒人們準備迎接寒冷的挑戰。通過遵守習俗、進行適當的進補和養生,可以為寒冬打好基礎,保持身心健康。